2013年司法考试真题复习:刑法上的因果关系
【例 1】关于因果关系,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?(2011 年试卷二第 3 题)
A.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,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。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
B.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,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。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
C.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,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。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
D.丁毁坏被害人面容,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。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
【答案】D。本题考察的是介入因素与因果关系的中断问题。如果介入因素的出现是异常的、独立于先行行为的,则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就被切断,从而导致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。反之,则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被切断,因果关系仍然存在。本题中的 A 项、B 项和 D 项的介入因素是被害人自身行为,C 项的介入因素是他人行为。根据上述判断方法,D 项错误,当选。
【例2】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,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?(2010 年试卷二第 3 题)
A.甲开枪射击乙,乙迅速躲闪,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。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
B.甲追赶小偷乙,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。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
C.甲、乙没有意思联络,碰巧同时向丙开枪,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。甲、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
D.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,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,丙开枪杀死了乙。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
【答案】D。A 项,根据条件说,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。再者,甲属于具体事实错误中的打击错误,根据法定符合说,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,自然具有因果关系;B 项的甲追赶小偷乙的行为,根本就不是犯罪行为,自然谈不上因果关系。注意:因果关系的“因”和“果”都是有限定的,分别指的是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;C 项属于二重的因果关系。独 角兽 司法考 试网
【例 3】关于因果关系,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? (2008 年试卷二第 52 题)
A.甲乘坐公交车时和司机章某发生争吵,狠狠踹了章某后背一脚。章某返身打甲时,公交车失控,冲向自行车道,撞死了骑车人程某。甲的行为与程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
B.乙以杀人故意瞄准李某的头部开枪,但打中了李某的胸部(未打中心脏 )。由于李某是血友病患者,最后流血不止而死亡。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
C.丙与同伙经预谋后同时向王某开枪,同伙射击的子弹打中王某的心脏,致王某死亡。由于丙射击的子弹没有打中王某,故丙的行为与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
D.丁以杀人故意对赵某实施暴力,导致赵某遭受濒临死亡的重伤。赵某在医院接受治疗时,医生存在一定过失,未能挽救赵某的生命。丁的行为与赵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
【答案】BCD。A 项,介入因素司机章某的行为是一个正常因素,是由甲的行为所引起的。换言之,在通常情况下,受到外来力量狠踹一脚,人都会基于本能进行反击;B 项属于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,存在因果关系。无论是打头部还是打胸部,都是被害人身上的部位,打击任何部位致被害人死亡的,都应认定存在因果关系;C 项,根据共同犯罪的“一人既遂,全体责任”原理,存在着因果关系;D 项丁的行为本身就已导致赵某遭受濒临死亡的重伤,只是由于医生存在一定的过失行为,这一介入因素不会改变原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,不会使因果关系发生中断。
【例4】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,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?(2007 年试卷二第 1题)
A.甲为抢劫而殴打章某,章某逃跑,甲随后追赶。章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,甲拾得钱包后离开。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
B.乙基于杀害的意思用刀砍程某,见程某受伤后十分痛苦,便将其送到医院,但医生的治疗存在重大失误,导致程某死亡。乙的行为和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
C.丙经过铁路道口时,遇见正在值班的熟人项某,便与其聊天,导致项某未及时放下栏杆,火车通过时将黄某轧死。丙的行为与黄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
D.丁为杀害李某而打其头部,使其受致命伤,2 小时之后必死无疑。在李某哀求下,丁开车送其去医院。20 分钟后,高某驾驶卡车超速行驶,撞向丁的汽车致李某当场死亡。丁的行为和李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
【答案】B。A 项的甲成立抢劫罪(未遂)与侵占罪的数罪并罚,其暴力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;C 项中的与他人聊天行为,根本就不是犯罪行为,自然谈不上因果关系问题;D 项属于假定的因果关系。
【例5】关于因果关系,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? (2006 年试卷二第 2 题)
A.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,乙被送到医院救治。当晚,医院发生火灾,乙被烧死。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
B.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,造成乙重伤休克。甲以为乙已经死亡,为隐匿罪迹,将乙扔入湖中,导致乙溺水而亡。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
C.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,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,导致乙心脏病发作,救治无效而死亡。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,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
D.甲与乙都对丙有仇,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 5 毫克毒物,且知道 5 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,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 5 毫克毒物,丙吃下食物后死亡。甲投放的 5 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,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
【答案】D。A 项中的“当晚医院发生火灾”,属于介入因素,这一介入因素与甲的故意伤害行为相比,完全是异常、独立的行为,导致了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被切断;B 项中的甲属于因果关系错误中的事前故意,根据法定符合说,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,自然具有因果关系;C 项考察的是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问题,有因果关系不一定必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,还要看行为人主观上有无罪过;D 项具有因果关系,但在刑事责任的认定上,甲只能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未遂(手段不能犯的未遂)。独角 兽司 法考试 网
【例 6】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? (2003 年试卷二第 41 题)
A.甲欲杀害其女友,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。女友如驾车外出,15分钟后遇一陡坡,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。但是,女友将汽车开出5分钟后,即遇山洪爆发,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。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,没有因果关系
B.乙欲杀其仇人苏某,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刀,被害人重伤昏迷。乙以为苏某已经死亡,遂离去。但苏某自己醒来后,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。苏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
C.丙追杀情敌赵某,赵狂奔逃命。赵的仇人赫某早就想杀赵,偶然见赵慌不择路,在丙尚未赶到时,即向其开枪射击,致赵死亡。赵的死亡和丙的追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
D.丁持上膛的手枪闯入其前妻钟某住所,意图杀死钟某。在两人厮打时,钟某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。钟的死亡和丁的杀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,即使丁对因果关系存在认识错误,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
【答案】ABCD。A 项中,山洪爆发相对于甲的破坏汽车刹车装置行为而言,是一介入因素,这一介入因素完全是异常的、独立于破坏汽车刹车装置的行为,因此,甲的杀害人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关系被切断;B 项中,苏某自己迈了两步而致摔死,相对于乙的杀人行为而言,属于介入因素,但这一介入因素是由乙的杀人行为所引起,所以,乙的危害行为与苏某的死亡之间仍然存在因果关系;C 项和 D 项都是考察介入因素的出现对因果关系的影响问题,通过考察介入因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,便可得出相应答案,这里不再赘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