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>> 复习指导 >>专职考生
而立之年过司考

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次的考试,这些考试形形色色,当然,作为一个读书人,最重要的当然是书面考试了。而立之年的我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,对我来说,30年来中最重要的三次考试应该是:中考、高考和司考。

精彩文章推荐:

80天司考过关黄金攻略成就法律人梦想

复习司法考试应该下多少功夫?

自信与毅力成就司法考试梦想

2011年司法考试备考过关圣经【不读后悔一辈子】
  中考使我进了县城里的重点高中,然而三年后不第,当年怀揣不遇之志闯广东,几乎碰了个头破血流,一年后侧身回到湖北老家,用心苦读,终于作为社会青年考上了武汉大学金融专业。 大学毕业后再造次广东,在企业里从事经济工作,觉得法律知识很重要,2000年开始关注法律问题,平时看看报纸上的涉及法律的栏目和文章,并买了一些法律类的书籍看看,当时的想法是:权当业余消遣,兼有学点知识的味道。
  2001年到华东后,认识了几个律师,其中一个是我们公司的法律顾问,与我关系还行,于是乎有些法律问题就可以向他请教了。后来竟发现自己也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法律问题了,2002年开始萌发参加司法考试的想法,但是由于自己当年没有准备好,所以没有参加第一次的司法考试。
  2002年10月份开始,从独角兽司法考试网上法律条文,有空便看,于是:工作--学习--出差,白天工作,晚上学习,出差的时候在火车上或飞机上也在看法条,待今年5月份辅导书出来后才第一次接触到权威的司法考试用书,但看书时,已经发现自己的法律知识似乎已经了解得还不错,因为通过看法律条文和平时的积累,辅导书上的东西我已经知道很多了,再结合辅导书,我觉得:通过考试应该没有问题的吧?
  我从09年10月份开始,一个星期起码学习5个晚上,平时几乎不看电视(除了晚间新闻和财经报道),都用来学习,每天平均学习3小时。大凡工作了的人都有感触:白天工作就感到烦,晚上还要看法律条文,真是烦上加烦!可以说,司法考试就是对人的意志力的一个考验!我有时侯看书看得头痛如裂,烦不胜烦,便将书搁置起来,3--7天不理它,(当时我屡次想起那位律师朋友的话,他说他考完后看到那些司考辅导用书就想吐,甚至考完后就将那些书全部扔掉了!--不知是不是夸张的说法?!)待自己的头脑清醒后便重新捂卷重习。毕竟我不是为了司考而学习,我的目标主要是学习法律知识,当然考试是我检验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,我也非常想通过它,而且是一次性通过[独角兽司法考试网www.sikaoline.com整编]。
  夜夜习书,梦中思题。说说在复习司考中总结的方法--“司考三步曲”:
  第一步:看法律条文,不要死记硬背,而要“理解+记忆”,要力争理解每一条的意思,达到能用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的程度。同时将理解不了、难以记忆的条文做上记号,待日后理解、背诵。我个人还将重点法条在笔记本上抄录了一次,以加强记忆。我认为,此步至关重要,可谓习武之人之“蹲马步”,是打好基础、决定成败的关键。此步当注意:潜心苦读,务必细致!
  第二步:结合司法考试辅导用书,再结合理解、记忆法条,将第一步没弄懂的问题搞清楚,没记清的条文加强记忆,同时做做题目,检验一下自己。此步可谓检验和提高阶段,起到释疑解惑、查漏补缺的作用。但是务必注意:做题目一定要做质量好一点的试题,最好要有参考答案(答案最好还要有依据哪一法条之附注),但不要过于迷信答案,所谓“尽信书不如无书”也!在此阶段,大家还可以在独角兽司法考试网上找前几年的真题做做,及时找出自己的差距,以便及时弥补。
  第三步:将第一步和第二步不大熟悉的法条、笔记再复习一次,起到巩固记忆、增强信心之功用。
  此外,特补充建议如下:①三步的时间分配比例是:6:3:1.②先看容易理解、记忆的部分,后看难于理解、晦涩难记的部分,而不用按司考辅导用书的顺序来看。如可先看民商法、经济法及民诉法、仲裁法,再看刑法及刑诉法、行政法及行诉法,最后看宪法、法理学、法制史、三国法(国际公法、国际私法、国际经济法)。③建议在第一步时,多做比较记忆,如可以将三大诉讼法(民诉法、刑诉法、行诉法)有关方面做一个比较,找出异同点,做好笔记,加强记忆。日后进行第三步复习时,你会发现自己的思路清晰了得。④在看法条时,自己可以设想如果是自己出题该怎么考此要点。要想不掉进别人(考官)的陷阱,还是先自掘陷阱让自己掉一回吧,以免日后毫无防备。
  完成以上“三步曲”后,心无旁骛、胸有成竹地参加考试去吧!事已谋,成败在天道,宁信:天道酬勤也。
准备2011年司法考试的朋友还是早点准备,开始看法条吧!

分享到:
班次名称 班次介绍 优惠价 购买
客观题精英班 1380 购买
VIP协议班 2980 购买
科举社群班 4980 购买

必要说明:支付后请联系报名老师或在线客服老师,为您及时开通课程。

关于我们 | 常见问题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加入收藏
在线咨询 课程咨询 网授咨询 面授咨询 图书咨询 售后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