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司法考试的备考已悄然开始,看着一个个匆匆踏上征程越走越远的身影,不由回想起了自己的司法考试备考历程。百般感受未曾与人说起,今天我就和朋友们分享一下那段心路历程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比起绝大多数考生来说,我是最没有“目的性”的一个。从来就没有打算过做律师,而且,至今想起律师的那种烦琐与劳苦,也不免有些“犯怵”。之所以参加司考,完全是被逼上了绝路。
2012年毕业到一个国有的通信公司,外面的人都很羡慕,进去了才知道,哪是什么公司,分明是坐着收钱的行政机关。从小就讨厌“一张报纸一杯茶”的官僚生涯,但官僚体制却像如来佛的手掌,你永远逃脱不了。尽管如此,刚去单位的时候,还得装出一副老实样,尽量主动找活干,打杂、下力的在所不辞。不过,让一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长期干些无关紧要的杂务,即便是我表面还在忍气吞声,别人也在为我惋惜。渐渐地对单位熟悉了一些后,人就自然“油”了。小事干着不痛快,能躲就躲吧。大事又轮不着我。要知道,我们一个部门,三个是年过四十岁“经理”,正襟危坐之辈,另外那个“兵”资历也比我老。刚去的一段时间里,还思考了一些单位的改革大计,不过,实践证明,国有企业的头们除了心思放在自己怎么多捞一把,或者出国风光一类的事,哪会关心什么“长远发展”、“战略决策”一类的?所谓改革,乃借改革之名,行以权谋私之实而已。一番折腾之后,折戟沉沙,我也懒得搭理单位的事情,遂“一心只读圣贤书”。
本人生性浮躁,看书驳杂,那段时间,对会计很感兴趣,连英文版的厚厚的教程都读了。等到自己醒悟到是不是该去试一下考注册会计师的时候,一打听,报名结束已经两天了。没有考试,看书总是东一点,西一点,动力不足,用心不专。这时,听到我一位远在重庆的朋友在复习司考,于是对他说:好吧,我来陪杀场吧。于是把前一年买的那套早已束之高阁的指定用书翻了出来。
正式用功是从四月初开始的。用了两个月时间将前一年年的指定教材看了一遍。后来尽管出了新教材,但那“规模”,确实唬人,用那位重庆的考友的话说“就算是小说也未必能读完”。因此,也只拣了法规汇编来买。第一遍是粗看,根本不去记,仅相当于初次接触法律,了解基本常识。第二遍从六月初开始,到八月十日左右,用的时间比第一遍长,是细看。这一遍是以法规为主,不懂的地方再翻书,还做了不少笔记。另外,在重庆考友的推荐下,通过qq800086007报了独角兽司考网校的全程班,将强化阶段的课程听了一遍,顿觉茅塞顿开。在此,特别推荐大家看独角兽司考网校的视频课件,因为他们的视频都是有同步字幕的,感觉跟看电视看电影一样,效果不错,不仅学习兴趣提高了,而且学习效率也跟着提高了,真是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啊!大家不妨也听听,高人指点效果确实与众不同!这一遍算是把基础打牢了。第三遍从八月十日到八月底,有点查漏补缺的性质。在第二遍和第三遍中,由于有些课本与去年的变动大,只好又去买来新课本,前后买了八本书,但恰巧是民法、民诉、刑法、刑诉、经济法这类重头课本没舍得花钱,后来还是吃了点亏。第三遍仍然以法规为主。到了九月份,短短的二十天,我还给自己安排了两遍的任务,其中一遍用十三天,一遍七天,最后按计划完成,无怨无悔地上了考场。记得在备考的那段时间,我每天临睡前都会看一看独角兽司考网校的司考地图,醒来之后,再看一看,不知不觉中,脑海里形成了司法考试各个学科的体系,真正让我学到了“精髓”。大家不妨及早联系一下进行学习吧!
综观我的复习经过,前后近6个月,总计五遍(其中的小回合还不算),大多数必读的法规通读了六、七遍。从投入到复习以来,几乎是全天候的:上班也是看书,晚上时常要到两三点。平均一天没有十小时,也至少有八小时。能做到这一点,主要应归功于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”。当然,自由也要靠斗争去争取。以前上班也会常有些跑腿、打杂的烦琐事务,但去年年底,我的部门经理有一件事犯在我头上,我趁机将积累已久的怒火向他发泄,拍着桌子大骂他一通,从此,他居然不好意思理我,不再叫我做任何事,岂不快哉。给考生讲这些,不是宣扬大家在单位不安心工作,而是说,许多和我一样的,在单位暂时不顺心的朋友,应该想一想什么是最重要的:是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呢,是那一点点蝇头小利呢,是那所谓的“温情脉脉”的上下级或同事关系,还是你的前程、理想和抱负?弄清了这一点,你才真正知道“抓大放小,忍辱负重”,才有获取成功的可能。否则,整天“忙忙”的结果就是“碌碌”,世界上这样的人太多了,不可不警惕啊。
刚打算参加司考的时候,以为这是十拿九稳是事。多年身经百战,胜多败少,也就让我轻易地树立了一条对待考试的信念“付出终有回报”。不过,等到我对司考有一定的了解的时候,这条信念有所动摇。当然,从终极意义上讲,付出的必然是得到回报了的,包括学识、经历、意志品质等等。但对于“通过”这个狭隘的目的来说,付出了却未必能得到相应的好结果——司考的偶然因素太大了。对于这种残忍的“偶然性”,我们多是抱怨,包括我。但是,认真想来,或许司考的魅力也正在于他的偶然性,在于和这种偶然性的挑战和搏斗。试想,没有偶然性了,做律师的都自然而然的是法学院科班出身的博士、教授们,我等“绿林好汉”,哪有份儿?没有偶然性,足球就是强队必胜,弱队必败,还有什么吸引力?因此,司考本质上也是一种比赛,是一出考验人的意志力与心理素质的竞技,或者游戏,它重在参与,而不一定是结果。或许,许多考生会说我的言论太“高妙”了,我就是冲着“资格证”来的,谁吃饱了撑的来玩这种该死的“文字游戏”啊。不过,不“高妙”又怎么办呢?司考本来就这么残酷,费力不讨好也是常事,太执著了,太计较结果了,弄出心肌梗塞反而不好,不如假装潇洒一点——反正我当时是这样想的。正如独角兽司考网校老师所言,“司考不过是一场考试而已!”
我在广州,一个人准备司考,而且不认识一个考过或正在参加考试的人,枯燥的法律条文,无谓的反复,确实是考验一个人对“孤独”的承受能力。能把这不长不短的“马拉松”跑下来,当然得感谢独角兽司考网校。当你打开网络时,你就会发现,有许多人在和你一起努力,还有许多已经冲过这独木桥,回头给你许多谆谆教诲。
终于熬到考试了,第一张卷子发下来,我感觉到了“司考”的犀利。许多题目似曾相识,但却处处隐藏杀机。考题许多是专门瞄准那些难记忆、易混淆的地方出题的,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。一张卷子小心谨慎地做下来,居然时间仓促,答题卡差点没填完。第二卷仍然是一步一个小心,做完刚刚够时间。而前两张试卷都有人早早交卷,高谈阔论之际信心十足,我怀疑他们是不是没摸着门。第三卷做起来就满面春风,做完了还检查了两遍,当时就断言,铁板上钉钉子的题有七十分。第四卷看似简单,时间也正好合适,但下来一对答案,犯了许多低级错误,一下十几二十分葬送掉了,于是对考试的结果也不再抱多大的希望。
考完了,回到宿舍,第一件事,就是发现我又无所事事了。以前,每天关在屋子里用功,有时饭也懒得出去吃,随便泡点方便面、米粉什么的。而现在,我做什么呢?没办法,只好把电视节目翻了一遍又一遍。
为了排遣几个月“苦行僧”日子的沉闷,干脆请了二十日的长假,到华东周游了一番。回来又浑浑噩噩地过了一段时间,重庆的那位“考友”突然电话告诉我:成绩出来了,快上网查询。遗憾的是,他没考上。由于那段时间断网,我急忙赶到单位去,一路走一路想:没通过是正常的,万一通过了,我就马上买辆自行车,骑着回来吧。到办公室打开电脑,连接,输入考号,查询,在那一瞬间,我闭上眼睛不想去面对自己的命运……睁开眼睛时,看到自己的成绩:367分,先不敢相信,接着是一阵狂喜。
我真的立刻去买了一辆自行车,一路唱着“咱们那个老百姓今个真高兴”回到宿舍,并把消息告诉给了远方的父母。
不过,这种高兴劲并没维持多久,大概就半个小时吧。稍过一会儿,连通知朋友的热情都没有了,因此,许多朋友,都是后来很晚才知道我通过了的,有些直到现在都还不知道。等到星期一上班时,连告诉同事的兴奋都没有了。哎,许多东西,在我们得到的时候,觉得它又太平常了,快乐总是那么短暂。我还记得一位学姐说,“有欣喜,但更多的是平静。生命就是由无止境的目标组成的。司考通过了,要成为一名好律师,我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。”我呢,才算刚踏入法学的殿堂,路还长着呢。
就要脱离原单位了。早在一年前就想走,为了司考和其他一些事,多耽误了一年。不过,这一年,拿到了资格证,走得也扬眉吐气。虽然,不以成败论英雄,但通过了,那些平常没把你放在眼里的人终于对你另眼相看。或许,将来真打算做一名律师,在这里,我就应该向那些帮助我和刁难我的人们,一并顶礼了。并要对后来的考生说,司考固然要靠运气,但更要靠志气。多一分努力,也就多一分运气,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自助者天助”吧。祝愿大家2015年司法考试好运!